您好!欢迎访问
当前位置: 首页 常识

犀牛角杯真假的识别方法(古玩杂件的佳器—犀角杯)

2024-11-13 08:14:52     阅读量:100

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,作为中国传统酒具中最为珍贵的一种,犀角杯曾在历史上风光无限。犀角杯材料珍贵,雕刻精美,被誉为古玩杂件中的佳器,是历代帝王将相、富商巨贾、文人骚客用来炫耀财富的一种奢侈品。

犀角即为犀牛之角,是世界上非常名贵的牙角料之一。犀角比象牙更为稀有,在古代它与夜光璧、明月珠相提并论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曾载,楚王“遣使车百乘,献鸡骇之犀,夜光璧于秦王”;《汉书》记“南越王赵陀献文帝犀角十”;道教文化中的八宝之一就有犀角,然而宋元以前的犀角雕刻极为罕见。

犀角之所以如此珍贵有名,其一古人有把犀牛形象作为崇拜物的习俗,如青铜铸造、瓷器刻画等的图案,认为犀牛可以辟邪、镇凶、保平安。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,犀角本身就是一种名贵的药材。它不象牛角等长在头顶,而是长在鼻子上,是由角质层纤维化而成的,有较粗的直线纹,互不连接,角上有一深沟,犀角底部还有小沙眼,形似蜂窝状。其呈圆锥型,稍有弯曲,长短不等,在十五至三十厘米之间,表面为乌黑色,内中渐浅,为灰褐色,也有浅灰黄色,性寒、味苦酸咸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镇惊等功效。李时珍《本草·犀》说:“犀角,番名‘低密’,弘景曰‘入药为犀生者为佳’。”根据明代曹明仲《格古要论》论述,犀角有肥瘦之分,有黄、有黑,有淡如碧玉,黑中有黄花、黄中有黑花,“凡器皿要滋润,粟纹绽花者好,其色黑如漆、黄如肃,上下相连,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”。

犀角又分为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。亚

由于犀角的珍贵稀有,用来雕刻纯为实用的器具不多,通常以雕刻艺术品为主,兼具实用功能。犀角的原始形状为圆锥体,下端较大中空,上端尖锐,与其它角所不同的是犀角根部粗大,易于雕成杯形,因其价格昂贵,雕刻者不愿稍有所费,所以往往将它倒转过来制成盛器。另一方面,在古代,以犀角杯盛酒而饮是当时达官贵人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。因犀角有清热解毒、定惊止血的功能,工匠把犀角做成酒杯,希望犀角的药性能溶于酒中,在饮酒的同时,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,因此历史上传下来的多为犀角杯。此外由于年代久远犀角会被侵蚀,所以流传下来的犀角雕刻品少之又少,而且基本都是明清时期的作品。

犀角雕刻艺术从明代开始,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,主要集中在苏州、扬州、南京、杭州、福州、广州等地。明初郑和七下西洋,输入过一些犀角,明中期海禁解除,允许民间自由贸易,外国犀角较多的输入我国,民间这才有犀角杯的制作,明清两代是角雕高度发展的时期。明代犀角雕刻的技法讲究各种精细的多层镂雕,而且将圆雕、深浅浮雕、阴刻等技法很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,追求刀法的圆润,还通过高温蒸煮等特殊处理来使材料软化,便于改变器型。这一工艺在犀角雕刻中是较为独特的。清代犀角雕刻技艺比较成熟,其纹饰通常以花卉为主,葵花、玉兰、荷花等最常见,山水人物则往往构图疏朗,饶有画意,而颇具仿古风格的蟠螭纹也是常见的纹饰。犀角雕仿古铜器的风气始于清代雍正、盛行于乾隆。由于清中期时各地进贡的玉器非常多,精碾细琢,有繁缛的倾向,乾隆皇帝对此比较厌烦,他认为苏扬玉器故作玲珑剔透,俗气而又无用,大力提倡仿古之风,而犀角本质古色古香,浑厚苍劲,做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自有得天独厚之处。由于宫廷审美影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,故成一时之风,许多雕刻也采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,犀角雕在这个时期发展到了高峰。

犀角杯的年代划分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。一是器型布局:构思随形、简约疏朗、雕工苍劲有力的一般较早,多是明晚期以前的;构思有创意,雕工细致的是清初的多;布局繁复、匠气很重的是乾隆时期的多;有复杂镂雕的整枝雕杯多是晚清的。雕工风格的不同,也反映年代的差异,早期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材料,尽量减少雕刻所去掉的部分,中期讲究细致的工艺,但为了不浪费材料,也仅以深浅浮雕为主,晚期因材料进口量大,人们以追求艺术为主,自然以复杂为主。二看杯脚。镂雕足、平足、足浅的多为清初以前的;足深的基本是乾隆及其以后的。三是看色:因为时代审美风格不同,各个时期的色泽也不同,染成蜜色的大多是清初以前的,淡褐或褐色的乾隆的为多,黑褐色或黑色多半是清后期作品。毕竟犀角杯是珍贵稀有的,一般年代越早,出自宫廷的越多,宫外的少。

一般来说犀角杯的价格取决于三个因素,首先是大小、造型、包浆,长16厘米或以上的就是大型,造型以槎式最贵,花卉题材的须呈现自然美,仿古题材的须规整,包浆以古朴油润为上,枯燥为下。其次是题材、布局、雕工。其中普通花卉的最好有龙,人物风景的最好是有名的人物故事,雕工方面最好富于变化,既有深浮雕也有浅浮雕,龙的雕刻以龙形矫健生动为上。最后看款。犀角杯中带款的并不是很多,但若带有名家款或有史料记载的工匠款,其身价会倍增。明清两代许多无款的器物,造型奇巧美观,雕工精湛细致,其造型之美,构思之巧,雕镂之精,皆称佳器。

返回顶部